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4-05 11:46:12编辑:放浪形骸网浏览(5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所持有的财产也在逐步增加。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正深陷于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房价下跌的双重困境之中。因为中国现在仍然不愿提高利率,通胀心理仍将掌控中国经济。
美联储可能会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加息,但美国的利率可能很多年后都不会回到6%的历史平均水平。在我看来,人民币价值并未高估。未来几年内美国的失业率将会居高不下,美国利率很可能会维持在低位,因此,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将使中国的通胀问题大大复杂化。企业和消费者都认为高通胀将会持续。名义GDP增长率减去实际GDP9.6%的增长率,可以得出GDP平减指数为8.7%,这是最宽泛的通胀率估值。
现在,人民币是时候和美元脱钩了。工资上涨是中国实现再平衡的关键手段。另一方面,短期内很难找到如同前几年有实际需求的优质投资项目,可见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会明显降低,转以保障民生和推动消费为主的投资,例如推动城市化质量的升级。
在「二次探底」趋势下,中国宏观政策的应对力度将更加温和,且更强调推动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将由投资主导的增长转为「消费、服务、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推动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可以考虑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来加快产业升级。第三,房地产各项数据在本次房地产调控过程中,较为强劲,对经济增长未有显著冲击。从投资消费求平衡制造业的投资目前仍强势,主要动力来自产业转移及劳动力成本提高带来的资本劳动替代。
从中国的投资构成看,包括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等,这几方面的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量1/4。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便成了中国宏观政策选择需要超前性、预警性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果外部经济走向「二次探底」,即使推出应对措施,也很难再出现2008年底大规模的「铁(路)、公(路)、基(础建设)」建设,一方面,由前两年4兆元所带动的大规模投资项目尚在建设中,其所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引起担忧。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研究者之所以高度关注经济增长速度,重点在于关注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然而目前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已发生变化,为保就业而大规模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性降低而08年底,房地产迅速进入冰冻期,各方面指标陡降,因而对经济增长形成显著冲击。但即使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中国当前面临的形势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对政策及重点也会不同。
从投资消费求平衡制造业的投资目前仍强势,主要动力来自产业转移及劳动力成本提高带来的资本劳动替代。在「二次探底」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可能面临新一轮出口增长减速,并导致GDP减速。从经济增长的趋势看,外部经济有可能走向「二次探底」,内部经济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人口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这使得中国应当有条件在外部冲击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作者巴曙松为大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来源:旺报 进入 巴曙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
在「二次探底」趋势下,中国宏观政策的应对力度将更加温和,且更强调推动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将由投资主导的增长转为「消费、服务、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房地产各项数据在本次房地产调控过程中,较为强劲,对经济增长未有显著冲击。
从出口对GDP的贡献来看,2007及2008两年中,出口对GDP的贡献相当高,分别达到2.6%和1.4%,因此在08年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受外需迅速回落的影响非常大,这直接决定了以启动4兆元(人民币,下同)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政府需求,来应对外部需求下滑的冲击。美国国债信评等级调降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特别是欧债危机已显著冲击全球经济复苏,让全球经济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大增。
与外需部门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升值以及外部市场动荡等多重冲击相比,中国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增长趋势强劲,同时从区域经济增长结构看,一方面表现为沿海发达地区增速明显回落,另一方面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上升,从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大陆各省市经济增速来看,排名前10位除天津外,基本都是中西部地区,而京沪浙苏等排名较后。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便成了中国宏观政策选择需要超前性、预警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宏观政策的目标中,主要是保持相对平稳增长,避免出现大规模短期经济波动,除此之外,面临外部冲击时,适度调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短期内很难找到如同前几年有实际需求的优质投资项目,可见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会明显降低,转以保障民生和推动消费为主的投资,例如推动城市化质量的升级。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研究者之所以高度关注经济增长速度,重点在于关注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然而目前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已发生变化,为保就业而大规模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性降低。目前数据显示,2011年第1季出口同样是下拉经济0.7%,且外部经济正经历一个疲弱的增长阶段,因此即使外需下降,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会像2008年底那么大,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再推出类似4兆元的刺激计划。
到目前为止,销售开工各方面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相比2010年持平甚至略有增加,2011年上半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5亿2037.12万平方米,比2010年同期的4亿5818.61万平方米略有增长。如果外部经济走向「二次探底」,即使推出应对措施,也很难再出现2008年底大规模的「铁(路)、公(路)、基(础建设)」建设,一方面,由前两年4兆元所带动的大规模投资项目尚在建设中,其所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引起担忧。
从中国的投资构成看,包括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等,这几方面的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量1/4。可以预见,无论外部经济是否会走向「二次探底」,中国的宏观政策始终会强调从投资和消费中寻求平衡,以保障民生和推动消费为主轴,辅以适度规模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从推动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可以考虑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来加快产业升级。其次,中国经济的转型,也为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可能恶化,以及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提供支持
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力推动总值4470亿美元的就业法案,计划通过减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来促进就业和提振经济之际,美国人口普查局新出炉的一项报告,却令人对这个世界第一富国的经济前景感到忧虑。美普局数据反映出的情况,比不少经济学家预期的还要严重。毫无疑问的是,在全球化下受益或受害的各国,只能齐心协力才能解除这个魔咒的封印。这样的情况,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未见的。
这个魔咒是所有经济体都会面对的,我国也不例外,电子业因为全球经济放缓,订单减少,使得员工失去加班机会少了三成薪水,就是魔咒在起作用。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消费能力下降,就意味着进口减少,这又会冲击到那些以出口为主、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包括不少新兴经济体的经济。
事实上,美国家庭年均中位收入减少已经连续了好几年,从2007年至2010年下降了6.4%。家庭年均中位收入从2009年的5万零599美元减至2010年的4万9445美元,下降了2.3%。
9月13日,籍籍无名的共和党候选人图尔纳(Bob Turner),在纽约州举行的联邦众议员中期选举中,竟然在这个民主党固守了88年的势力地盘,击败了出身政治世家的民主党候选人韦普林(David Weprin)。美国8月份的最新就业数据显示,当月新增就业岗位为零,失业率依然保持在9.1%的高位。
美国的经济困境是否会导致二次衰退的出现,迹象是较前明显了。这也说明了美国在2007年注资千亿美元挽救次贷危机后所出现的所谓经济复苏,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从中获益。尽管奥巴马总统希望通过就业法案来解决问题,但是他提出向富人征税的主张却受到茶党和共和党的反对。这个意外胜利,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共和党的议价能力,使奥巴马政府在推动就业法案方面遇到更大的困难。
持续多年的高失业率,必然造成美国人收入减少。不久前,一名美国失业男子因为没有医疗保险,买不起抗生素,结果死于智齿发炎引发的大脑感染,就是美国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与几年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相比,这一回如果再次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美国经济疲软,欧洲又面对债务危机。致使美国陷入困境的全球化魔咒,就其本质而言,其实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后,世界各国经济都按照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利润的资本主义法则运作所致。
进入专题: 二次探底 。在上次危机中避免全球经济陷入萧条的增长引擎中国,正在和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探讨联手救助欧洲,能否发挥作用,又能起着多大作用,尚待观察。
相关文章
- 陈立胜:“大抵心安即是家”:阳明心学一系“家”哲学及其现代影
- 向‘新’而行 | 今年前两月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
- 李书磊:孔子的本心
- 微视频丨春染河东牡丹开
- 大咖云集!珠江畔,“晋粤故事汇”即将精彩上演
- 李景林:儒家心性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晋”享春意 看大同灵丘龙泉山桃花美如画卷
- 蒙培元:朱熹哲学的终极命题——“天人合一”
- 陈鼓应:《逍遥游》: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
- 王岳川:《大学》的精神生态价值
- 挺起中部“脊梁”丨山西:五个“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杨立华:以无为用:《老子》的哲学
- 视频|【节气里的博物•谷雨】躬身一方新田 感受自然韵律
- @灵活就业人员 你关注的社保热点来了
- 太原City walk第四站:晋祠博物馆
- 程志华:由“真我”到“良知”——牟宗三关于“良知”本体的建构